俗話說:“觀念決定行動。”一名優秀的醫院經營管理者,通常需要具備以下12種基本觀念。
一、整體觀念
醫院由多個部門和科室組成,醫院的正常運行需要各科室良好的協調與配合。醫院管理者在考慮問題時,不要只站在自己所管轄的科室立場上,而要從整個醫院的大局出發,從而達到整體最佳的效果。
二、患者觀念
在舊的醫患關系中,醫生與患者一般被視為“恩賜”與“受惠”的關系,由此導致了醫生“高高在上”;在新的醫患關系中,醫生與患者之間是平等的關系,醫院是服務方,患者是被服務方,以患者為中心是醫療工作的根本宗旨,患者有權利得到完善的服務。醫院管理者,必須樹立以患者為中心、一切為患者服務的思想,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
三、質量觀念
醫療服務的工作對象是人,所以醫療質量的優劣會直接關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醫院的醫療質量與醫院管理者對自己和對下級是否嚴格要求密切相關。為此,醫院管理者要在工作中養成一絲不茍的作風,從而為下級做出表率。時際上,在質量上從嚴要求才是真正地愛護下級,特別是對待年輕醫務人員更需如此。
四、時效觀念
時效觀念不僅應體現在對疾病的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技術發展與技術更行儀器設備的引進 與使用上,還應體現在對急癥和危重患者的搶救上爭分奪補,不失時機地采取必要措施,從而盡全力挽救患者的生命。
五、人才觀念
醫院管理者在人才管理上應高瞻遠矚,具有愛才之心、舉才之略、用才之能、容才之量和護才之膽等優秀品格,為人才脫穎而出、盡快成長和后繼有人創造條件,創造一個“英雄有用武之地”的良好環境,從而使專科人才在其位,盡其職,揚其長。
六、發展觀念
醫院管理者如果只盯著眼前成績,不重視未來發展,那么醫院即使在-個短時期內處于領先位置,也終將因缺乏發展后勁而落后。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醫院管理者作為醫院的掌舵人肩負著醫院發展的重任,是安于現狀還是開拓創新,將對醫院的建設和發展產生極大的影響。
七、效益觀念
隨著醫院目標管理逐步由部分成本核算轉向全成本核算,醫院管理者需要強化經營意識,在日常醫療工作中,要充分開源節流,爭取良好的經濟效益。實際上,重視經濟效益是為了保證醫院本身的生存與發展,從而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八、營銷觀念
一方面,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患者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鋪天蓋地,如何才能使患者有效接收到本院發出的信息,這需要專業營銷;另一方面,鞏固醫院現有患者群體,避免患者的不必要流失,也需要持續地開展醫院營銷工作。可以說,仍然抱著“酒香不怕巷子深”觀念的醫院管理者已經落伍了。
九、競爭觀念
醫院若經營不善,也會面臨“倒閉”。可見,競爭無處不在,包括醫療行業為此, 醫院經營管理者需要在工作中引入競爭機制,在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下,在醫院內部形成相互砥礪的良性競爭局面,這對促進醫院的建設和發展會大有裨益。
十、法制觀念
近些年來,醫患關系緊張,醫療糾紛和涉及法律的問題日益增多。對此,醫院管理者必須自覺地以醫德、法律約束自己,謹防以權謀私或權力商品化,做到自愛自重、知法守法,學習和運用法律法規保護醫院職工的權益,并以法律為準繩來規范全院職工的言行,以保障自身的權益與患者的安全。
十一、民主觀念
醫院管理者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固然重要,但是,知識領域在不斷擴大更新,個人的能力畢竟存在局限性。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所以醫院管理者要重視集體的智慧,強化民主觀念,團結全院職工的力量,從而更好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十二、公益觀念
不管是公立醫院還是民營醫院, 是非營利性還是營利性醫院,醫院承擔社會責任、重視公益性都是不容忽略的應有之義。尤共是公立醫院,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公益性的辦院方向;民營醫院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不能忽視醫院的公益性。
(文章來源于健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