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5日,A股市場上共有267只醫藥股披露了2024年業績預告。整體來看,醫藥股2024年業績分化明顯,按預告凈利潤同比增長下限來看,有110股業績同比增長,157股業績同比出現下滑。華北制藥(600812)成“預增王”,凈利同比預增超24倍。相比之下,一品紅、以嶺藥業等48股業績則出現大幅下滑,均將出現首虧。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眼科醫院、疫苗、醫藥流通等行業企業業績普遍承壓。此外,計提減值成為諸多個股業績大幅下降甚至虧損的重要原因。
華北制藥暫列“預增王”
Wind數據顯示,Wind醫療保健板塊共有517只個股,其中267股對外“劇透”了2024年的業績情況。
從業績變動幅度來看,整體業績預降的個股數量更高,為157股;業績預增的個股數量為110股。其中,華北制藥業績增幅最大,暫列“預增王”。
華北制藥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歸屬凈利潤1.25億元,同比增長2456.08%。
除華北制藥外,微電生理、海正藥業、百利天恒、永安藥業等個股凈利預增幅度居前。值得一提的是,微電生理、百利天恒、神州細胞3只科創板個股預計2024年將首次實現盈利,有望實現摘“U”。
在業績預降的個股中,南新制藥預計降幅最高。業績預告顯示,南新制藥預計2024年歸屬凈利潤為-3.6億至-2.6億元,上年同期為375.15萬元,同比由盈轉虧。
此外,振東制藥、復旦復華、康芝藥業、光正眼科等個股預計2024年凈利下滑幅度同樣居前。
值得注意的是,計提減值成為諸多個股業績下滑的重要因素。諸如,業績預虧超11億元的華仁藥業提到,考慮國藥藥材回款履約情況,基于謹慎性原則,公司擬對13.48億元應收款項全額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同時,公司全資子公司安徽恒星因股權轉讓糾紛及客觀情況影響,2024年度經營業績未達預期,商譽出現減值跡象,預計商譽減值金額為3000萬—9000萬元。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計提商譽減值等資產減值是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的因素之一,但是上市公司正常的計提減值行為是必要的和合規的,也是真實反映公司運行狀態的必要措施,需要警惕的是上市公司利用計提減值作為調節業績,進而損害投資者利益的工具。
124股預計陷入虧損
Wind數據顯示,上述已披露業績預告的個股中,按預告凈利潤下限統計,有124股預計將出現虧損。
上述個股中,榮昌生物業績預虧金額最高。公司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4年歸屬凈利潤約為-14.7億元。不過,與上年相比,榮昌生物預計將實現減虧,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虧損約4100萬元,同比虧損減少約3%。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預計出現首虧的個股數量不在少數,將有48股預計將出現首虧,包括華大基因、以嶺藥業、一品紅、眾生藥業、熱景生物等。
諸如,一品紅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4年歸屬凈利潤為-6.8億至-4.72億元,系公司自2017年上市以來首度出現凈利虧損的情況。
針對業績變動的原因,一品紅表示,報告期內,受行業政策、市場環境變化及公司聯瑞生物醫藥智能制造基地尚屬于爬坡階段等因素影響,雖然公司產品整體出貨量較上年同期有一定的增長,但是公司營業收入和產品毛利率較上年同期相比都出現了下降,影響了公司的經營業績。持續加大的研發投入,也是影響公司業績變動的重要原因,2024年公司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預計超20%。
此外,集采違規事件也對一品紅業績產生了重要影響。2024年7月,一品紅子公司廣州一品紅在第七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鹽酸溴己新注射液投標中存在違規行為,按照銷售數據測算,其違約行為造成采購方損失2.66億元,需全數退回。一品紅表示,報告期內,2024年度非經常性損益對凈利潤的影響金額預計約為-2.95億元。主要是公司支付醫保退款以及對子公司的商譽及資產減值準備。
一品紅證券部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合并報表共有商譽1128.23萬元,在2024年業績預告中,公司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1102.64萬元,如果本次商譽減值獲得批準和審計確認,公司合并報表商譽余額僅有25.59萬元,后續繼續減值風險不大。
眼科醫院等行業承壓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有部分細分行業企業整體業績承壓。諸如眼科醫院、疫苗、醫藥流通等行業。
以眼科醫院為例。截至目前,行業龍頭愛爾眼科,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凈利已出現下滑的華廈眼科未披露業績預告。已經披露業績預告的光正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3股2024年業績預計出現虧損,且均是首虧。
在業績預告中,行業競爭加劇以及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影響,被多家企業提及。諸如,普瑞眼科表示,2024年度,受整體需求增長放緩及行業競爭加劇的雙重影響,公司屈光及視光項目的營業收入出現少量下滑;自2024年5月起,各省市開始全面落地執行國家組織白內障人工晶體集中帶量采購的政策,并疊加醫保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給公司白內障項目的營業收入帶來壓力。同時,公司營業收入增長乏力,利潤空間被壓縮,三大項目的毛利率均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
何氏眼科則表示,報告期內,行業競爭加劇,同時受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影響,導致公司收入和毛利有所下降。公司在創新業務、數字化及研發項目方面投入較大,相關成本費用支出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健康法治研究與創新轉化中心主任鄧勇表示,隨著眼科醫院數量增多,市場競爭激烈,患者分流現象明顯。為了吸引患者,醫院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用于營銷推廣、提升服務質量等,增加了運營成本,擠壓了利潤空間。
此外,13家疫苗企業中,目前已披露業績預告的9家企業2024年凈利預計出現下滑或虧損。諸如,智飛生物2024年凈利預降逾六成;萬泰生物2024年凈利預降逾九成;金迪克預計凈利出現同比增虧,2024年預虧9000萬—1億元;康希諾雖預計實現減虧,但虧損額最高仍將達到3.85億元。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