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互聯網與物聯網技術發展,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以下簡稱“阜外醫院”)雖已實現部分后勤業務信息化與智能化管理,但仍面臨信息差異、數據脫節等問題,難以形成閉環管理。為此,醫院推進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打造智慧后勤平臺,以實現數字化升級。
醫院后勤平臺建設有多重目標。打造的物聯網基礎平臺具先進性、完整性等特點,遵循開放標準化原則,為智慧管理奠基;提升安全監管能力,實現設備在線監測、故障預警,實時監測安全事件并輔助應急調度,自動化管理應急預案;提高管理效率,實現遠程集中管理,報警信息分級推送,減少人工巡檢,降低人力成本,實行全數字化管理與無紙化辦公;推進節能減排,通過技術優化冷凍站、空調等設備控制,管理上自動采集能耗數據并分析,實現“監、管、控”協同。
在建設思路上,項目結合醫院實際構建平臺。遵循統一規劃、分步建設原則,以物聯網接入平臺和 BIM 技術為基礎,圍繞提升服務質量等主線推進信息化。具體建設內容包括物聯網接入平臺,實現網關、標簽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數據處理與分發;基于移動終端建設各類后勤物聯網應用子系統;構建以微服務方式的后勤管理平臺門戶,實現數據抽取與展示;建設基于BIM的后勤智慧指揮中心,實現全方位管控與可視化展示。
智慧后勤平臺功能顯著。實現數據互聯互通,平臺以數據為中心,接入各類終端與設備,集中收集、轉換、存儲數據,開放接口實現共享,集中管理監控設備與應用。提升安全監管能力,BIM模型達LOD500標準,建模面積大,采集數據點位多,集成眾多智能終端與傳感器,含多個子系統模塊,基于BIM技術保障安全運維,重點實現設備管控等功能。提高管理效率與推進節能減排,數據應用模塊化,監控大屏和駕駛艙對接各系統獲取數據,經分析為醫院提供監管展示。統一門戶支持單點登錄,用戶可管理首頁,系統可對接物聯網與后勤應用進行監控管理并提供開放接口。機電智能監測展示運行信息并優化運行,智慧能耗管理對標五級標準,實現計量、分攤與能耗分析,為節能改造提供數據支撐。
平臺建設具創新性,采用后勤應用與數據平臺結合的頂層設計,以數據中臺為基礎,圍繞多主線實現后勤服務標準化等。利用業務、數據、設備接入中臺服務能力,滿足統一規范,且中臺可重復使用,降低信息化管理成本。設備接入中臺統一匯聚感知數據,數據中臺實現數據采集整合與治理,形成數據資產,業務中臺整合重構業務,統一管理共享數據,消除數據孤島,提供基礎服務,提升業務靈活性與效率,為醫院數字化升級支撐。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