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A股開盤,三大指數漲跌互現。截至中午收盤,三大指數均下跌,上證指數跌0.34%、深證成指跌0.29%、創業板指跌0.32%,全市逾2100家上市公司股價上漲,其中37家漲停。
行業板塊中,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醫藥商業等醫藥板塊開盤集體走高。個股中,康泰醫學、振東制藥、天目藥業、易明醫藥等個股表現強勢。
消息面上,7月24日,國家醫保局局長章軻等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深化醫保改革,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情況。針對集采中選規則方面,優化了價差計算的“錨點”,不再以簡單的最低價作為參考,同時報價最低企業要公開說明報價的合理性,并承諾不低于成本報價。
光大證券認為,這一調整將有效遏制惡性價格競爭,推動行業從“價格戰”轉向“價值戰”。此外,探索醫?;饘珊蛧勊幤泛牟钠髽I的直接結算,推動藥企的回款周期從6個月努力縮短到30天以內,該舉措將顯著改善企業現金流,提升行業整體運營效率。
此外,國家藥監局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上半年批準創新藥43個,同比增長59%,接近2024年批準創新藥48個的全年數量。在研發管線方面,中國目前創新藥的研發管線占到了全球的大約1/4,在臨床試驗上我們每年有大概3000個項目正在開展臨床試驗,居于世界前列。
而醫藥板塊受到資金的青睞離不開行業基本面的支撐。7月24日晚間,港股上市公司藥明生物發布上半年預盈公告,預計上半年利潤及歸屬于公司權益股東的利潤相比于去年同期將分別增長約54%、約56%。CXO行業龍頭業績向好,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
深圳市前海排排網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研究員隋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醫藥板塊近期表現亮眼,A股與港股市場同步走強,主要受到三重利好因素提振:首先,基本面持續向好,2025年上半年頭部藥企核心產品線銷售表現優異;其次,國際化進程提速,上半年國產創新藥海外授權交易額達484億美元,已逼近2024年全年水平;最后,行業盛會即將召開,世界肺癌大會和歐洲腫瘤內科學會會議有望披露多項突破性臨床數據,為板塊注入新動能。
陜西巨豐投資資訊有限責任公司高級投資顧問丁臻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不同于純主題炒作,創新藥國際化(ADC/GPL-1)、國產替代(高端器械)及醫療消費升級(減肥藥、醫美)仍是貫穿2025年至2026年的產業主線。
北京止于至善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何理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長期看醫藥板塊主要投資邏輯為人口老齡化和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截至2024年底,中國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數量22%,預計到2035年左右,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人,占比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老齡化的快速進程會給整個醫藥帶來持續的增長機會;當前mRNA、基因編輯、新型免疫療法等各種生物技術快速發展,帶來層出不窮的新型藥物,AI的發展預計也會加速新藥的研發速度,從而帶來巨大的機會。
此外,隋東認為,政策環境優化,醫保支付體系改革深化、審評審批效率提升疊加醫療新基建投入,政策導向正從“成本控制”轉向“創新驅動”。技術能級躍升,AI技術深度賦能藥物研發,疊加國產創新藥海外授權規模持續擴大,標志著中國醫藥產業正實現從“仿制追趕”到“創新引領”的戰略轉型。這些結構性因素共同構筑了醫藥板塊的長期投資價值。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