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醫療設備市場大爆發。
01
支持600個縣域醫共體
配備1.1萬臺設備
8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上表示,醫療衛生強基工程啟動實施,加快實現“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
其中提出,提升縣域診療服務能力。統籌安排各類中央資金,支持約600個縣域醫共體改善基礎條件,配備醫療設備1.1萬多臺(套)。
據國家發改委官微消息,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啟動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著力補齊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短板弱項。
一方面,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2025年統籌各類中央資金約88億元,支持縣級醫院、重點中心鄉鎮衛生院建設,推進縣域醫學影像、心電診斷、醫學檢驗、消毒供應、中心藥房(共享中藥房)等5大資源共享中心提標擴能,加快實現“鄉鎮檢查、縣級診斷、結果互認”,筑牢基層服務網底。
另一方面,加快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推動12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通過遠程醫療、巡回醫療、對口幫扶等方式下沉基層,累計服務基層患者400多萬人次;大力開展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招生培養工作,打造一支“留得住、干得好”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
據國家衛健委此前披露,截至去年11月,全國已有2171個縣區開展了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實現了以省為單位的全面推開。
02
設備市場回暖
縣域大單頻現
今年以來,醫療設備更新政策加快落地。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行業調整后,招標市場終于開始回暖。
其中,縣域市場以縣域醫共體設備更新為代表的招標項目備受關注,江蘇、福建、廣東、安徽、河北、黑龍江、寧夏、湖南、河南、遼寧等多地縣域醫共體項目密集推進,超聲、CT、DR、磁共振等諸多醫療設備大單頻現。
綜合來看,今年以來的縣域醫共體設備更新項目中,部分已經形成了規模效應,其中影像設備采購數量較大,體外診斷、血透設備等領域也有百臺以上的訂單出現。
設備市場密集放量的同時,產品價格也有所下降。
綜合來看,沿著分級診療的方向,未來縣域醫療將進一步發揮重要作用。
在縣域醫療建設中,設備設施條件改善將帶來部分市場機會。
去年起,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縣級綜合醫院設備配置標準》開始施行,其中規定了對縣級綜合醫院萬元以上設備的基本原則,并根據醫院規模提出了具體的設備配置的品目和數量。
從招標實際來看,目前縣域市場也開始吸納部分中高端產品需求,尤其是部分縣域三級醫院的診療水平和手術能力提升,部分設備、耗材的下沉趨勢明顯。
此外,信息化建設的進一步開展,也有望帶來增長點。
今年2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印發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信息化功能指引的通知》,提出要“全面提升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數字服務和治理能力”。
在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內建設標準化的區域醫學影像診斷、心電診斷、醫學檢驗、病理診斷、遠程會診、消毒供應、醫療急救等中心,推進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機構信息跨業務互通,醫藥、醫保信息跨領域共享。
目前國內醫療信息化市場正處于快速增長階段。 據前瞻網測算,2022-2024年醫院信息化總投入分別達1326.21億元、1486.88 億元和1617.97億元。
盡管與傳統頭部醫院市場相比,縣域市場仍處在培育期,但這顆種子已經發芽。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