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手術室精益管理標桿醫院學習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專場活動的圓桌論壇中,各地醫院代表圍繞各自的SPD管理分享經驗、提出困惑,共同探索醫院精細化發展之路。
江南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趙陽介紹,該院2020年整合啟用新院區,2024年在手術室設智能柜嘗試局部應用SPD,認可其對高值耗材安全、手術室管理等方面的推動作用,但實施中存在運營成本困擾。國內現有的集配式、外掛式、組合式三種SPD模式各有利弊,他希望了解如何規范把控運營成本,計劃2025年推廣SPD應用。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周杰表示,醫院生存壓力大,更應重視精細化管理。他認為SPD耗材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能助力醫院決策,以及醫院高值耗材管控規范,但在低值耗材管理上還有待提升。他強調,SPD實施模式多樣,應因地制宜,關注利益平衡,避免四方利益失衡引發問題。
綿陽市中心醫院副院長楊培稱,醫院規模大、耗材量大,院班子達成實施 SPD共識。國家提倡智能化賦能醫院發展,醫院政治層面無阻礙,但內陸地區相對落后,實施需規范流程以平衡利益。他提出兩個問題:醫院對SPD服務商最看重的要求與選擇標準是什么?以及醫院應如何對SPD服務商進行招標與標底設定?
中日友好醫院醫工處處長趙菁分享,該院2016年率先采用SPD模式,2024 年招標模式創新,服務與集配分離。通過智能化手段,在手術室打造無人超市、智能柜,實現「以用代耗」「掃碼計賬」,形成閉環管理。她強調,考核SPD服務商應注重智能化分析,還提出定數包管理、管控50元以下不可收費耗材等建議。
武漢市中心醫院副院長胡軼介紹,該院新院區2023年投入使用,秉持數智賦能理念。智慧手術室管理實現信息全流程流轉,患者識別全程二維碼打標。但面臨老院區信息打通、人員設備調配等問題,以及醫保飛檢、審計及利益平衡質疑等挑戰。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護理部主任張秀月介紹,該院2012年建立高風險手術器械及骨科植入耗材全流程管控系統,結合SPD提質增效。她提出植入物消毒賦碼、介入手術室耗材管理、日間手術系統關聯等問題,期望得到解答。
上海市兒童醫院設備科主任華悅介紹,該院2020年起逐步上線SPD,采購受關注,發票開具需合規。成本優化方面,采用使用后結算模式削減備貨成本;管理效能升級方面,智能化與信息化賦能提升工作效率。他提出驗收環節缺專人把控、耗材收費難等困惑。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手術部主任薛侃表示,在SPD建設成本方面,醫院如果面臨自行承擔細節難題和代理商出資的合規風險,應審慎權衡。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日間手術中心負責人蘇彤介紹,該院曾因手術資源稀缺導致運營效率欠佳,后依數據決策。近兩年新院區崛起,面臨多院區資源調配難題。他認為,在DRG浪潮下,應重視SPD管理,錨定數字醫院建設。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