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是醫院最重要的區域之一,也是醫療服務的關鍵環節。在手術室運營中,高值耗材的管理至關重要,因為它不僅占用大部分手術成本,而且直接關系到患者的安全。正確且高效的耗材管理不僅能提高手術效率,還能有效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提升整體醫療質量。反之,如果管理不當,會導致大量的資源浪費,影響醫療服務水平。
為了進一步提高手術室管理水平,2024年12月27日,手術室精益管理標桿醫院學習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專場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行。在這場交流活動,湘雅三醫院介紹了醫院在手術室耗材管理方面的「獨門秘籍」,以下是根據活動現場發言不改變原義的整理:
活動伊始,授牌儀式成為焦點。手術室精益管理聯盟副理事長、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副院長朱利勇與手術室精益管理聯盟副理事長、健康界總裁趙紅共同為湘雅三醫院授予「手術室精益管理標桿醫院學習基地」的榮譽。這一授牌不僅是對湘雅三醫院在手術室精益管理領域卓越成就的認可,更是為后續的交流分享奠定了堅實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在DRGs改革的背景下,手術室作為湘雅三醫院的核心部門,不僅是創造高比例醫療服務的關鍵環節,更承載著醫療技術創新與質量管理的重任。此次授牌,表明湘雅三醫院手術室精益管理將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解決手術室耗材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據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物流配送中心主任何君介紹,該院SPD建設自2021年啟動,前期由醫學裝備部建設,2024年移交物流配送中心。如今,SPD實現了醫用耗材、試劑全種類、全流程的覆蓋配送供應。
在體系建設方面,該院建立了完善的醫用耗材保供體系,包括三級催貨、供應體系和三級庫管理,確保手術物資無缺貨之憂。同時,構建了手術前、中、后的全方位管理體系,涵蓋申領、響應、應急處理及回收等環節。
項目創新上,該院通過升級三級庫,增加院外倉補充低值耗材,實現院內倉分級管理,將手術中心二級庫納入SPD 管理;針對骨科非備貨耗材,實現全流程跟蹤,確保信息可追溯;在信息中心支持下,推進三級庫管理,實現虛擬庫與實物庫結合,保障數據準確,并配合集采監控改進SPD系統。
SPD上線后,數據細分、計費精準,庫房管理和臨床申領配送得到優化。2024年該院多部門盤存全院耗材、試劑,分析差異并縮小差異額,規避醫保檢查風險,解決臨床計費問題,明確三方責任。此外,優化SPD流程,成立三級催貨架構,提升到貨率,推進手術套包,提升配送效率。
最后,何君總結了該院在手術室精益管理方面的四大目標:智慧方面,利用大數據實現主動配送、對接臨床,賦能決策;提升方面,搭建培訓中心,計劃2025年設課程案例,提升團隊專業化水平;監管方面,物流配送中心定位監管SPD 運行,協同推進耗材管理;人文方面,建設友善型醫院、物流配送與手術精益管理,注重人文關懷與溝通便捷。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醫務部主任劉作良在分享中強調手術安全的重要性,從術前、術中、術后及持續改進等方面介紹了該院施行的風險管理措施。術前,嚴格落實手術分級制度,進行患者風險評估,制定手術方案并開展多學科討論;術中,針對污染型手術制定設施設備管理方案,做好全麻患者體溫管理;術后,設立麻醉復蘇室,重視VTE預防,遵循國家管理文件要求,通過培訓和循證醫學對患者進行評估、預防和動態檢測;持續改進管理方面,提升信息化手段,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
AI如何助力手術室智慧護理?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手術室擁有108名護士、35個手術間,護理部主任嚴謹以AI賦能手術室智慧護理為主題,探討了AI技術嵌入臨床的場景。在她看來,AI可應用于護理電子病歷生成、VTE評估、監護數據智能預警、患者隨訪、智能看護、SPD與排班管理、護理教育等方面。
一方面,應清晰認識到目前護理中AI發展存在底層數據不夠結構化、數據質量欠佳等局限性;另一方面,嚴謹提出醫院應投資數字數據、培養AI勞動力對接終端、在實踐中引領AI倡議、開展人工智能研究等建議。
如何提高手術室高值耗材管理效率?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手術中心護士長蘇紅輝分享了提高手術室高值耗材管理效率的策略。
安全管理舉措上,術前核查、加強院感防控,術中規范操作,術后促進康復與配合,開展應急演練,SPD 保障物資供應安全,建立聯絡機制。
手術室效率提升方面,通過首臺準時開臺(SPD協同)、縮短連臺間隔(預麻室預麻、SPD保障耗材)、節省翻臺時間等措施,提升應急與聯動能力,推廣信息化技術應用,加強團隊協作溝通。高值耗材由SPD規范管理,數據安全。
蘇紅輝期望,未來通過智能化應用,優化排班物品匹配等,提升患者體驗與跨學科協作。但得解決資源分配、高強度工作、技術創新、患者期望變化等挑戰,需持續優化資源、培訓、改進技術。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