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月起!
12類耗材啟動大范圍降價
2月7日,遼寧省藥品及醫用耗材集中采購網發布《關于做好國家組織人工耳蝸及外周血管支架和省際聯盟血液透析等類集中帶量采購及輸液器等類醫用耗材帶量價格聯動中選結果執行準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明確,遼寧省擬定于2025年3月上旬開始執行相關批次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和帶量價格聯動中選結果。
1、國家組織集采人工耳蝸、外周血管支架類;
2、省際聯盟集采血液透析器、血液凈化裝置體外循環管路、一次性使用動靜脈瘺穿刺針、透析用留置針、血管結扎夾、一次性使用醫用喉罩類;
3、省際聯盟帶量價格聯動輸液器、預沖式沖洗管、血液透析濃縮物、醫用膠類。
《通知》要求,省公共資源中心對上述種類醫用耗材所有掛網產品,統一匹配國家醫保編碼,注明“中選”、“非中選”、“非集采”標識,形成掛網目錄,于2月13日前反饋給省醫療保障局。
由中選生產企業先行發起的,需網下與相關配送企業進行充分溝通,并分別通過網上填報方式于2月20日前完成、各市醫療保障部門應于2月25日前組織轄區內醫療衛生機構(省屬及駐遼軍隊醫療機構按屬地化管理)與醫用耗材中選企業或其委托的配送企業網下完成紙質版協議的簽訂工作。
各市醫保經辦機構要在2月28日前依據轄區醫療衛生機構協議采購量,做好預付金的測算與劃撥。未實行醫保基金直接結算的地區,要將預付金劃撥到相關醫療衛生機構。
從往期集采數據來看,除了人工耳蝸等部分品種,其余耗材產品均啟動了多輪殺價,甚至最高降幅接近99%。
降幅觸底!
全國耗材集采最新信號
2024年12月,第五批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結果揭曉。人工耳蝸類耗材單套(含植入體、言語處理器)價格從平均20余萬元降至5萬元左右,降幅達75%;外周血管支架耗材也從過去的數萬元,普遍降到三四千元,最低價格僅2000多元,平均降幅超80%。
2024年,由河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新疆兵團等23省組成血液透析類醫用耗材省際聯盟,最高降幅達74%。
其中,血液透析起高通量最低54.5元,非高通最低36元;血液過濾器最低103元;血液凈化裝置體外循環管路普通最低11.5元;透析用留置針普通型最低9.66元;動靜脈瘺穿刺針普通型最低1.13元......
此次聯盟之前,血液透析類醫用耗材集采多以市級或市級聯盟為主,降價影響力有限,隨著23省陸續落地,全國血液透析類耗材市場也正在迎來一場變革。
而血管組織閉合用結扎夾,作為福建牽頭的全國聯采項目,中選產品平均降幅59.83%,一次性使用醫用喉罩類、輸液器、預充式導管沖洗器、血液透析濃縮物、醫用膠等作為臨床用量大、占比金額高、市場競爭充分的普通耗材也早已在各省進行過降價。
諸如安徽省蚌埠市醫保局組織開展了安徽省第一批普通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一次性使用雙管喉罩平均降幅84.15%,最高降幅92.83%。
河北省全面執行一次性使用輸液器集采購中選結果。經測算,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平均降幅75.38%,最高降幅達90%。
預充式導管沖洗器早在廣東16省聯盟中價格平均降低了68.25%。2022年三明聯盟集采中,該耗材平均降幅46.08%......
自2019年藥品集采經驗移植至耗材領域以來,帶量采購已覆蓋人工關節、冠脈支架、眼科人工晶體等主要高值品種,普通耗材集采亦逐步實現“應采盡采”。
當前政策呈現兩大趨勢,一方面是區域聯盟向全國聯采升級,如血液透析耗材從市級采購躍升至23省聯盟,血管結扎夾實現全國聯采,推動價格透明化與市場統一;另一方面是存量品種降價與增量品種納入并行。
因此,今年除已啟動的多個大型集采項目將陸續落地外,更多臨床需求大、技術迭代快的耗材有望納入集采范疇,企業成本控制與創新轉型壓力也將持續加劇。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