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追溯碼是每盒藥品的「電子身份證」,具有唯一性。這是印制在藥品包裝盒上的20位唯一代碼,在包裝盒側面可見,寫有「追溯碼」的字樣。這項由醫保部門重點推進的追溯機制,通過唯一性編碼技術實現藥品全生命周期監控——每個追溯碼對應單盒藥品僅允許存在一次合法銷售記錄,任何重復掃碼行為都將觸發預警,為識別假藥、回流藥及違規串換藥品提供關鍵依據。
自2024年4月起,國家醫保局開展了醫保藥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應用工作,并取得顯著進展。截至到2025年1月16日,全國已累計歸集追溯碼共158.06億條,全國定點醫藥機構接入88.09萬家,接入率達94.7%。
該體系通過采集藥品生產、流通、銷售全鏈條數據,構建起覆蓋定點醫療機構的智能監控網絡。如今,普通消費者通過"國家醫保局"微信公眾號的專用通道掃描藥盒上的藥品追溯碼,即可追溯手中藥品的完整流通軌跡,獲取詳細的藥品銷售信息。
具體查詢方法來看下方攻略:
第一步:進入國家醫保局微信公眾號主頁,點擊服務→藥品追溯信息查詢,進入查詢頁面;或進入國家醫保局微信公眾號消息對話頁,點擊醫保服務→藥品追溯信息查詢,進入查詢頁面。
第二步:在藥品信息查詢頁面,可掃描藥品包裝盒上的二維碼或條形碼進行查詢。查詢的結果將分為四種情況,一是「出現未查詢到產品銷售信息」。建議等兩天再次掃碼,如還未出現,說明售出機構未掃描該盒藥品上的追溯碼,可向售出機構或有關部門反映;
(來源:國家醫保局官方微信公眾號)
二是「查詢到僅有1次銷售信息」。如確為本人購買的,說明該藥品合法合規;
三是「查詢到僅有1次銷售信息」。如非本人購買,說明該藥品此前已被出售過,極有可能為「回流藥」、「串換藥」或假藥,消費者可舉報并向售出機構索賠;
四是「查詢到有2次及以上的銷售信息」,說明該藥品此前已被出售過,極有可能為「回流藥」、「串換藥」或假藥,消費者可舉報并向售出機構索賠。
不過,如果使用醫保部門以外的軟件或APP掃描藥品追溯碼,得到的信息并不是該藥品的醫保銷售結算信息,則不適用于本文的方法和結論。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