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心電圖機說明書(核心要點整理)
一、產品概述
數字心電圖機是一種用于記錄和分析人體心電信號的醫療設備,通過電極采集心臟電活動,生成心電圖波形,輔助診斷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臟疾病。設備支持12導聯同步采集,可同時顯示和打印多道心電波形,適用于醫院、診所、體檢中心及急救場景。
二、主要功能
同步采集與顯示
支持12導聯同步采集,同屏顯示12道心電波形,或通過菜單切換顯示3道、6道等布局。
波形清晰,抗干擾能力強,采用數字濾波技術消除基線漂移和肌電干擾。
多種記錄模式
手動/自動記錄:可手動觸發記錄,或設置自動記錄條件(如心率異常時觸發)。
節律分析:支持60秒心率失常分析,自動識別早搏、房顫等異常節律。
數據存儲與傳輸
內置大容量存儲器,可存儲≥1000例病歷,支持SD卡/U盤擴容。
支持有線/無線聯網,可直接發送E-mail或上傳至心電網絡平臺,實現遠程診斷。
智能輔助功能
電極脫落報警:實時監測電極連接狀態,脫落時聲音報警并指示部位。
快速體檢模式:V1、V3、V5胸導聯模式,9秒完成單例心電圖描記。
三、技術參數
核心性能
采樣率:≥32000Hz,確保信號高精度采集。
頻率響應:0.05-249Hz(全頻濾波),覆蓋心電信號關鍵頻段。
輸入阻抗:≥10.0MΩ,減少信號衰減。
共模抑制比:≥89dB,有效抑制共模干擾(如50Hz工頻干擾)。
顯示與操作
顯示屏:≥10英寸彩色觸控屏,支持背景網格顯示,亮度可調。
輸入方式:支持手動輸入、條碼槍、磁卡讀卡器、身份證讀卡器等多種方式。
電源與續航
鋰電池容量:≥10400mAh,40℃環境下支持連續工作≥5小時。
交直流兩用:自動切換電源,適應不同使用場景。
四、操作流程
準備階段
設備檢查:確認電量充足或連接交流電源,檢查導聯線、電極是否完好。
患者準備:
患者平躺,保持安靜,放松呼吸。
清潔胸部皮膚,去除油脂和汗液,必要時使用生理鹽水或耦合劑增強導電性。
暴露胸部,脫去上衣(女性患者可保留內衣,避免電極接觸金屬扣)。
電極放置
肢體導聯:
紅色(RA):右臂腕部內側。
黃色(LA):左臂腕部內側。
綠色(LL):左腿踝部內側。
黑色(RL):右腿踝部內側(部分設備RL為參考電極,可不連接)。
胸導聯:
V1:胸骨右緣第4肋間。
V2:胸骨左緣第4肋間。
V3:V2與V4連線中點。
V4:左鎖骨中線第5肋間。
V5:左腋前線與V4同一水平。
V6:左腋中線與V4同一水平。
特殊情況處理:
開放性骨折或燒傷患者:將電極夾在避開傷口的近心端/遠心端,或貼于肩關節/腹股溝遠端肢體。
乳房下垂患者:托起乳房后放置電極。
信號采集與記錄
連接導聯線,確保接觸穩固,無松動。
打開設備電源,選擇記錄模式(常規/運動/節律分析等)。
手動模式:按下記錄按鈕開始采集;自動模式:設備檢測到心電活動后自動記錄。
觀察屏幕波形,確保清晰無干擾。如有噪音,調整導聯線位置或更換電極。
數據保存與打印
記錄完成后,保存數據至設備內存或外部存儲設備(SD卡/U盤)。
支持多種打印格式(如3×4、6×2布局),可打印熱敏紙或連接外接激光打印機。
五、注意事項
操作規范
嚴格遵循查對制度,確保患者信息準確(姓名、性別、年齡等)。
操作環境遠離大型電器(如X光機、核磁共振儀),避免電磁干擾。
使用交流電源時,務必接好地線,防止漏電風險。
患者安全
避免在患者皮膚破損或感染部位放置電極,防止交叉感染。
對躁動不安或意識不清的患者,需固定肢體后再操作,防止電極脫落或誤傷。
服用特定藥物(如洋地黃類)的患者,需及時報告醫生,評估對心電圖的影響。
設備維護
定期清潔設備表面,保持干燥,避免液體滲入。
檢查導聯線是否破損,電極是否老化,及時更換損壞部件。
長期不用時,斷開電源,存放于干燥通風處。
六、常見問題處理
波形干擾
原因:電極接觸不良、患者肌肉顫抖、環境電磁干擾。
處理:重新連接電極,使用生理鹽水增強導電性;安撫患者放松;遠離干擾源。
電極脫落報警
原因:電極松動或皮膚干燥。
處理:檢查電極連接,清潔皮膚后重新粘貼;使用耦合劑改善接觸。
數據無法保存/打印
原因:存儲卡滿、打印機缺紙或故障。
處理:清理存儲空間,更換打印紙或檢查打印機連接。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