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強生醫療科技(NYSE: JNJ)公布了其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業績顯著高于市場預期,推動股價早盤上漲超6%,至每股164.54美元。公司同時宣布,計劃于2026財年將其軟組織手術機器人平臺Ottava提交至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進行510(k)審批,標志著其在機器人手術領域的戰略布局邁出關鍵一步。
01
財務表現強勁上調全年指引
第二季度,強生醫療科技實現利潤55億美元,銷售額達237億美元,同比增長5.8%;調整后每股收益(EPS)為2.77美元,超出華爾街預期9美分。公司據此上調2025年全年指引:
調整后每股收益預期上調至10.80-10.90美元(原為10.50-10.70美元);銷售額預期上調至932億-936億美元(原為910億-918億美元)。
醫療技術部門成為增長引擎,本季度收入85億美元,同比增長7.3%(運營增長6.1%)。其中,心血管業務表現亮眼,銷售額同比增長23.5%,電生理學產品增長11%,Abiomed業務貢獻18.2%的增幅。此外,普通外科傷口閉合產品和脊柱業務的技術滲透也推動了增長。
其他業務線表現分化:視力保健:增長6.5%,持續擠壓Alcon的人工晶狀體市場份額;外科手術:增長2.7%,技術滲透和傷口閉合產品升級是主要驅動力;脊柱業務:下降2.1%,公司正逐步剝離該業務,美敦力、Globus Medical等競爭對手或從中受益。
強生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Joaquin Duato表示:“第二季度業績印證了公司多元化業務的韌性。我們將在肺癌、膀胱癌治療、重度抑郁癥、銀屑病、手術機器人及心血管領域推進多項突破性審批,以變革性技術改善患者生命質量。”
BTIG分析師Ryan Zimmerman和Iseult McMahon指出,強生醫療技術部門的業績超出預期(82.48億美元),主要得益于新產品放量及收購Shockwave Medical的協同效應。然而,骨科業務收入同比下降0.3%,分析師認為,盡管新產品和手術量增長部分抵消了壓力,但市場競爭加劇(如Stryker和Zimmer Biomet)可能持續影響份額。
02
Ottava手術機器人:瞄準軟組織手術市場
強生醫療科技宣布,計劃于2026財年提交Ottava手術機器人系統至FDA審批。該系統于2020年**披露,旨在挑戰直覺外科(Intuitive Surgical)在軟組織機器人手術領域的長期主導地位。Ottava的核心設計亮點包括:
集成化機械臂:四個機械臂嵌入標準尺寸手術臺,需時展開、閑置時收納于臺面下方,實現“隱形設計”;模塊化架構:支持多學科手術場景,減少設備占地面積和手術室準備時間。
此前,Ottava的開發曾因技術挑戰推遲兩年(2021年10月宣布延期),但2024年10月公司提交研究性器械豁免(IDE)申請后,于同年11月獲FDA批準啟動臨床研究。2025年4月,強生宣布完成首批人體手術案例,標志著技術驗證進入關鍵階段。
隨著Ottava進入FDA審批倒計時,強生醫療科技能否在軟組織機器人手術市場打破直覺外科的壟斷,將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公司預計,2025年下半年將迎來多個關鍵產品獲批,進一步鞏固其在醫療技術和創新藥物領域的領導地位。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