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干眼癥
定義:
干眼癥是一種常見的眼表疾病,其特征是淚液質或量的異常,或淚液動力學異常,導致淚膜穩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適癥狀和/或眼表組織損害。
簡單來說,就是眼睛無法產生足夠的淚液,或者淚液蒸發過快,或者淚液成分異常,導致眼睛表面無法得到充分和有效的潤滑與保護。
關鍵要素:
脂質層: 由瞼板腺分泌,位于最外層,主要作用是減少淚液蒸發。
水液層: 由淚腺分泌,是淚膜的主體,提供水分、氧氣、抗菌蛋白等。
黏蛋白層: 由結膜杯狀細胞分泌,緊貼角膜上皮,使淚液能夠均勻覆蓋在親水性的眼表上。
淚膜: 覆蓋在眼球最外層(角膜和結膜)的薄液層。健康的淚膜是視力清晰的基礎,并對眼表有潤滑、保護(抗菌、機械沖刷)、營養和供氧作用。
淚膜結構: 通常分為三層(從外到內):
淚膜穩定性: 指淚膜能在眼表保持完整、不破裂的時間長度。淚膜破裂時間是診斷干眼的重要指標。
癥狀:
眼部干澀感、異物感(沙粒感)、燒灼感、刺痛感
眼部疲勞、沉重感
視力波動、模糊(尤其在長時間用眼后)
畏光
眼紅
分泌物增多(有時是粘稠絲狀)
難以忍受隱形眼鏡佩戴
在特定環境(空調房、干燥風、長時間屏幕工作)下癥狀加重
矛盾性流淚(嚴重干眼刺激反射性淚液分泌)
類型:
水液缺乏型干眼: 淚腺分泌淚液不足。
蒸發過強型干眼: 淚液蒸發過快,最常見的原因是瞼板腺功能障礙。
混合型干眼: 同時存在水液缺乏和蒸發過強,最常見。
淚液動力學異常型: 淚液分布不均(如眨眼異常)。
高滲透壓型: 各種原因導致淚液滲透壓升高(是干眼的核心病理機制)。
原因與風險因素:
年齡: 老年人淚液分泌減少。
性別: 女性更常見,尤其與激素變化(懷孕、哺乳、更年期)有關。
藥物: 抗組胺藥、減充血劑、抗抑郁藥、降壓藥、激素替代治療、某些滴眼液等。
全身性疾病: 自身免疫病(如干燥綜合征、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維生素A缺乏、帕金森病等。
眼瞼問題: 瞼板腺功能障礙、瞼緣炎、眼瞼閉合不全(兔眼)。
環境因素: 干燥、多風、空調/暖氣環境、空氣污染、高海拔、長時間屏幕工作(眨眼次數減少)。
眼科手術: LASIK、白內障等術后常見。
隱形眼鏡佩戴。
長期使用含防腐劑的滴眼液。
診斷:
癥狀評估: 使用標準化問卷(如OSDI, SPEED)。
裂隙燈檢查: 觀察眼表狀況(眼紅、角膜染色、瞼板腺開口、淚河高度等)。
淚膜破裂時間: 測量淚膜在眼表首次出現破裂點的時間。是核心檢查。
角膜熒光素染色/麗絲胺綠染色/虎紅染色: 評估角膜和結膜上皮細胞損傷的程度和位置。
淚液分泌試驗: 如Schirmer I 試驗(有麻醉/無麻醉)測量基礎或反射性淚液分泌量。
淚液滲透壓測量: 干眼的重要指標(滲透壓升高)。
瞼板腺成像/功能評估: 觀察瞼板腺形態和分泌物性狀。
淚膜鏡(淚液干涉成像儀): 直接觀察脂質層形態和淚膜動態變化。
印跡細胞學: 評估結膜杯狀細胞密度。
二、 角膜地形圖測試儀
定義:
角膜地形圖測試儀是一種先進的無創眼科檢查設備,用于詳細測量和繪制角膜前表面(有時也包括后表面)的曲率或高度地形圖。
它提供角膜表面形態的“地形圖”式可視化,精確度遠超傳統角膜曲率計。
工作原理:
儀器將一系列同心圓環(Placido盤系統)、網格圖案或狹縫光束投射到角膜表面。
角膜(作為凸面鏡)會反射這些圖案。
儀器內置的高分辨率相機捕捉這些反射圖案。
健康、規則、光滑的角膜反射出的圖案是均勻、規則的同心圓或網格。
角膜表面任何的不規則(如散光、圓錐角膜、疤痕、屈光手術后改變、干眼導致的淚膜不穩定)都會導致反射圖案發生扭曲、變形或斷裂。
計算機軟件分析這些反射圖案的畸變程度和模式,通過復雜的算法計算出角膜表面成千上萬個點的曲率半徑或高度數據,并生成彩色編碼的地形圖和各種分析指標。
主要基于投射-成像原理:
主要類型:
基于Placido盤的角膜地形圖儀: 最傳統和常見,主要測量角膜前表面曲率。通過分析同心圓環的反射圖像畸變來計算曲率。
基于Scheimpflug成像的角膜地形圖/斷層掃描儀: 如Pentacam。使用旋轉的Scheimpflug相機拍攝角膜的斷層圖像,能同時測量角膜前、后表面高度和曲率,以及角膜全層厚度(角膜測厚)。提供更全面的角膜三維結構信息。
光干涉斷層掃描結合角膜地形圖: 如一些設備結合了OCT技術,提供超高分辨率的斷層成像和地形圖。
激光掃描角膜地形圖儀。
核心輸出結果:
軸向曲率圖: 最常用,顯示角膜各點相對于視軸方向的曲率,用于評估總體散光。
切向曲率圖: 顯示角膜各點局部真實的曲率,對表面局部不規則更敏感。
高度圖(前表面/后表面): 顯示角膜各點相對于一個參考球面(最佳擬合球面)的隆起(正值)或凹陷(負值)。對早期圓錐角膜、屈光手術后形態、角膜擴張等診斷至關重要。
角膜厚度圖: 顯示角膜各點的厚度。
角膜散光值: 整體散光度和軸向。
各種指數: 如表面規則性指數、表面不對稱指數、圓錐角膜預測指數等,用于量化角膜規則性和篩查異常。
主要臨床應用:
屈光手術: 術前篩查禁忌癥(如圓錐角膜)、手術方案設計(切削量、光區大小、散光矯正)、術后效果評估、并發癥診斷。
圓錐角膜篩查與診斷: 是早期診斷和監測圓錐角膜的金標準,尤其高度圖最為敏感。
角膜接觸鏡驗配: 指導硬性透氣性角膜接觸鏡、角膜塑形鏡、圓錐角膜專用鏡片的驗配。
白內障手術規劃: 計算高端人工晶狀體度數(如散光矯正型、多焦點型),評估術前角膜散光。
角膜疾病診斷與監測: 如角膜瘢痕、邊緣性角膜變性、角膜移植術后評估、角膜擴張等。
角膜手術(如角膜移植、角膜交聯術)的規劃與評估。
眼表及淚膜穩定性評估(與干眼相關)。
三、 角膜地形圖測試儀與干眼癥的關系
角膜地形圖測試儀并非診斷干眼癥的主要工具,但它可以提供與干眼相關的重要間接信息,尤其是在評估淚膜穩定性和角膜表面規則性方面:
評估淚膜穩定性/質量:
在淚膜破裂之前拍攝的地形圖通常比較規則光滑。
淚膜破裂時,角膜地形圖會立即出現明顯的不規則圖案、扭曲或局部變形。 這種變化非常敏感,有時甚至早于醫生在裂隙燈下用熒光素觀察到的破裂點。
通過連續或動態拍攝地形圖,可以觀察到淚膜破裂的動態過程和位置,定量評估淚膜穩定性。有些設備有專門的“淚膜分析模式”。
淚膜質量差(脂質層異常)也會導致反射圖像質量下降或地形圖出現不規則噪聲。
評估角膜表面規則性:
長期或嚴重的干眼會導致角膜上皮點狀脫落、糜爛,甚至形成絲狀物或潰瘍。這些病變會破壞角膜表面的光滑度。
角膜地形圖可以敏感地檢測到這種表面不規則性,表現為局部曲率的異常增高或降低,或者高度圖的異常隆起/凹陷。
表面規則性指數和表面不對稱指數等參數會升高,反映角膜表面的不規則程度增加。
鑒別診斷:
干眼引起的不規則散光或視力波動,需要與其他角膜疾病(如早期圓錐角膜)引起的視力問題相鑒別。角膜地形圖,特別是后表面高度圖,是鑒別圓錐角膜的關鍵。
指導治療與評估療效:
對于由干眼引起的視力問題或不規則散光,治療干眼后,角膜地形圖可能顯示出表面規則性的改善。
在考慮進行屈光手術的患者中,術前干眼可能導致地形圖異常(如假性圓錐角膜表現)。必須先治療干眼,待地形圖穩定后再評估是否適合手術。
總結:
干眼癥是一種影響淚膜穩定性和眼表健康的常見多因素疾病。
角膜地形圖測試儀是強大的眼科診斷工具,主要用于精確描繪角膜的形態(曲率、高度、厚度),在屈光手術、圓錐角膜診斷、接觸鏡驗配等領域至關重要。
兩者聯系: 角膜地形圖雖然不是干眼的直接診斷工具,但它能敏感地反映淚膜破裂和角膜表面不規則性,這些都是干眼的重要病理表現和后果。它可以作為干眼綜合評估(尤其是評估其對視覺質量和角膜表面影響)的一個有價值的輔助檢查。診斷干眼的核心檢查仍是淚膜破裂時間、眼表染色、癥狀評估、淚液分泌試驗等。角膜地形圖提供的獨特信息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干眼對眼表和視覺功能的影響。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